前幾天去聽作詞人武雄談音樂
http://ubb.frostyplace.com/viewtopic.php?t=36800&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0
晚上8:30講到12:00,武雄說他還能再繼續講四小時!
真的非常精采,而且爆笑!
多多講這些貼近大多數人的音樂,應該比那些廟堂之上的音樂來的更能吸引人吧~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Brachy家DRC測試--校正前
是個客廳,不過做了些音響方面的處理。
整個空間是客廳加餐廳,長方形,約5x10x3m,客廳在左側,左面是整面落地窗加上後窗簾;聆聽位置只能貼牆,牆上有布面吸音材料;喇叭稍微拉出來,單體約離背牆1.5m;天花板是一般的木做裝潢,正中加了些隔狀擴散,木地板。
器材相當特殊,喇叭是DIY三路四單體,加上並聯雙超低音(處理駐波),擴大機用Classe CAV model 150六聲道後級,前面用Yamaha D2040做DSP分音,訊源則是dCS Puccini。
測試時還是用EMU-0404 USB改當訊源。
校正前,impulse response,左:紅,右:綠,
全頻段,linear
不算嚴重,喇叭擺在長邊的好處。
但1.5ms前有奇怪的波形,約1KHz...
整個空間是客廳加餐廳,長方形,約5x10x3m,客廳在左側,左面是整面落地窗加上後窗簾;聆聽位置只能貼牆,牆上有布面吸音材料;喇叭稍微拉出來,單體約離背牆1.5m;天花板是一般的木做裝潢,正中加了些隔狀擴散,木地板。
器材相當特殊,喇叭是DIY三路四單體,加上並聯雙超低音(處理駐波),擴大機用Classe CAV model 150六聲道後級,前面用Yamaha D2040做DSP分音,訊源則是dCS Puccini。
測試時還是用EMU-0404 USB改當訊源。
校正前,impulse response,左:紅,右:綠,
全頻段,linear
不算嚴重,喇叭擺在長邊的好處。
但1.5ms前有奇怪的波形,約1KHz...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Spatial computer
http://www.spatialcomputer.com/page10/page10.html
這家嘛...就是做個room correction軟體掛在Mac上,
比較有意思的是,測量是用遠端遙控方式,算來也不會讓人意外。
價格呢,含ADC/DAC至少要US$3,995。
這家嘛...就是做個room correction軟體掛在Mac上,
比較有意思的是,測量是用遠端遙控方式,算來也不會讓人意外。
價格呢,含ADC/DAC至少要US$3,995。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坪林陳伯DRC測試--校正後聽感
葉sir的觀點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101279&postcount=138
相關討論由這裡開始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101060&postcount=52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101279&postcount=138
而昨日 C4+中大空間測 DRC修正時.主人蠻認可~亂反射降低後..那種清析而從容的音像音場表現..郭金發沒那麼肥了..阿吉仔委婉歌喉也刻劃更明顯..金門王...唉.!彷如唱給你一個人聽.合成手風琴雖然滑又順..但你一聽就知是人造樂器.哈..
還有伍佰..基本上我沒有他專輯..是 drunkenlife兄會選曲?還是他真的錄得好..?.會想聽下去. |
相關討論由這裡開始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101060&postcount=52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坪林陳伯DRC測試--校正前
算是個專用音響空間,L7.6m x W2.95m x H2.8m以上,但並未做很多處理,看起來就是一般居家空間,頂多牆上貼了比較長毛的壁紙,前後牆的窗上都是厚窗簾,木地板,喇叭前擺了張大厚地毯,天花板該是能吸收相當高頻的材料。
器材是Accuphase C-2810+McIntosh MC1201,喇叭C4,訊源仍舊以MacBook Pro + EMU-0404USB改。
最後試過EMU-0404USB輸出光纖接到Accuphase DP-500(充當DAC)。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AndyChu系統DRC測試--校正前
空間相當大,見此照片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10/IMG_3584t.jpg
器材 喇叭Acapella La Companella,擴大機 Viola Cadenza+Boulder 1060,訊源仍舊用我帶去的EMU-0404 USB改+MacBook Pro
校正前,紅:左,綠:右
impulse response全頻段,相較於其他空間而言,並不嚴重,這就是大空間且擺在長邊的優點。
當然還是可以明顯的看出五根反射音,還有一根落在8.5ms處,
最高二根該是桌與聆聽位置背牆
器材 喇叭Acapella La Companella,擴大機 Viola Cadenza+Boulder 1060,訊源仍舊用我帶去的EMU-0404 USB改+MacBook Pro
校正前,紅:左,綠:右
impulse response全頻段,相較於其他空間而言,並不嚴重,這就是大空間且擺在長邊的優點。
當然還是可以明顯的看出五根反射音,還有一根落在8.5ms處,
最高二根該是桌與聆聽位置背牆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再度驗證S/PDIF不佳...
這兩天去借坪林陳伯的系統玩DRC,最後順便比較DAC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101080&postcount=59
比較三者,
Accuphase DP-500的類比輸出
EMU-0404 USB改的類比輸出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101080&postcount=59
比較三者,
Accuphase DP-500的類比輸出
EMU-0404 USB改的類比輸出
EMU-0404 USB改的光纖輸出接DP-500當DAC,其類比輸出
結果...
非常明顯的,EMU-0404 USB改的類比輸出最佳!
這又再度驗證轉盤根本就沒差,DAC的重點在jitter及電源。
當聽第三個組合時,陳伯還問我:"這是沒經過DRC處理過的嗎?"
可見得有多糟...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對稱空間比較好?
一般想法,雙聲道音響系統會擺在左右對稱的空間中,因此聆聽位置也會在空間橫向軸的正中,
但,這麼做,對橫向軸的駐波而言,聆聽位置等於在節點上!音量幾乎為0!
也就說,如果你的音響空間左右對稱,而且你坐在正中軸上,
那麼這空間的橫向尺寸(m)/340所得的那個頻率便是一定會嚴重衰減的頻率!
2012/5/23補述:
其實也不一定啦~還有另外三個面的影響
但,這麼做,對橫向軸的駐波而言,聆聽位置等於在節點上!音量幾乎為0!
也就說,如果你的音響空間左右對稱,而且你坐在正中軸上,
那麼這空間的橫向尺寸(m)/340所得的那個頻率便是一定會嚴重衰減的頻率!
2012/5/23補述:
其實也不一定啦~還有另外三個面的影響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喇叭該怎麼擺?
前陣子借人家空間測試,因而得到的經驗。
當喇叭擺的很近時,直接音的音量遠比間接音大很多,倘若喇叭又離牆面、天花板相當遠,那麼反射音的音量就更小,且時間差也更大,影響就相對比較小。
例如當喇叭擺在1m外,聆聽位置得80dB音壓,然而離喇叭3m處只有70.5dB,
假設牆面便是在3m處,反射音回到聆聽位置又更低了...
那麼間接音就只有直接音的-9.5dB以下...
當然這算法挺簡化,不過可以提供個參考概念
例如當喇叭擺在1m外,聆聽位置得80dB音壓,然而離喇叭3m處只有70.5dB,
假設牆面便是在3m處,反射音回到聆聽位置又更低了...
那麼間接音就只有直接音的-9.5dB以下...
當然這算法挺簡化,不過可以提供個參考概念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為何不搞吸音,要搞擴散?
DRC的目的在壓低空間反射音的效應,效果明顯;
若是不用DRC這招,而用被動式空間處理材料呢?
目的應該也是要壓低空間反射音吧?那麼就該整間鋪滿吸音物囉?怎麼大家都不是這麼做的?
問題就在頻率,
吸音物總是越是高頻吸的越多,對低頻幾乎沒作用;
因此若是用上吸音物,就會吃掉比較多的高頻,留下比較多的中低頻;
結果就成了聽起來沒啥高頻...黯淡無光...乾澀...
若是不用DRC這招,而用被動式空間處理材料呢?
目的應該也是要壓低空間反射音吧?那麼就該整間鋪滿吸音物囉?怎麼大家都不是這麼做的?
問題就在頻率,
吸音物總是越是高頻吸的越多,對低頻幾乎沒作用;
因此若是用上吸音物,就會吃掉比較多的高頻,留下比較多的中低頻;
結果就成了聽起來沒啥高頻...黯淡無光...乾澀...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19"機櫃規格
http://www.server-racks.com/eia-310.html
面板寬19"(482.6mm)
機箱寬最大 450mm
每U高度44.45mm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inch_rack
rack深度800mm及1000mm
面板寬19"(482.6mm)
機箱寬最大 450mm
每U高度44.45mm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inch_rack
rack深度800mm及1000mm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Real Sound Lab CONE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FlJuGRPzXk&feature=player_embedded
這東西看來也是打算給studio用,不過,文件上說家用也可以。
看來應該也是針對振幅頻率響應,不過也提到會校正相位
有趣之處在量測的方式,竟然是手拿著不斷的緩緩移動...
應該是為了避免駐波的波峰與波谷吧...
如此應該能得到比較平均的數值,對低頻部分比較好。
但,高頻呢?喇叭的高頻離軸響應大多衰減的非常快,若是用在studio,monitor喇叭這種狀況應該更嚴重吧?哪,高頻豈不是得到誤差相當大(太低)的數值?校正後就會太高了...
怪怪...
而且照他demo的測量方式,microphone等於在自己身前移動,那麼後面的反射音應該會被檔掉不少,
這與實際使用狀況又差很多吧...
或許採用超短的sine sweep測試音就是為了避免收錄到間接音,
若是如此,那這東西應該是著重在校正器材,而非器材+空間。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M2Tech HiFace聲音如何?
http://www.computeraudiophile.com/content/M2Tech-hiFace-Asynchronous-USB-SPDIF-Converter-Review
這篇的結論是,就是US$150的價值囉~
對照於我最近的經驗,那麼小的體積,電源又是由USB來,
就算基礎原理再好,電源也不可能乾淨,
jitter,怎麼可能會低?
再加上輸出只有S/PDIF,而且還是同軸,標準的雪上加霜....
這篇的結論是,就是US$150的價值囉~
對照於我最近的經驗,那麼小的體積,電源又是由USB來,
就算基礎原理再好,電源也不可能乾淨,
jitter,怎麼可能會低?
再加上輸出只有S/PDIF,而且還是同軸,標準的雪上加霜....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上網問問看...
總是常會見到有人突然出現在某網路論壇上,問了句“xx機與yy機那個好?”
這些人該是非常理性的吧,花錢之前,會廣泛的徵詢意見...
不過同樣的狀況套用在音響呢?
能夠得到啥意見?
先不談那些置入性行銷的,假設所有回應者都是發自善良之心,
那麼得到的會是一堆天南地北、南轅北轍的回應...
為何?
沒有客觀的存在啊...
要看數據,大半的機器都差不多,而且,與聲音不相關...也就是,沒意義。
這下就只剩下主觀...
有人愛林志玲,有人愛姚采穎,這無可厚非,
難的是,要如何形容二人五官上的差異?
...
或許我替別人想的太多,那些會問這類問題的人,
顯然就是懶人,只想隨便撿個便宜的答案。
真正理性的人會認真的做功課,不會問那種沒腦筋的問題哪~
大家隨便回他就好,反正他也不認真,別在意。
這些人該是非常理性的吧,花錢之前,會廣泛的徵詢意見...
不過同樣的狀況套用在音響呢?
能夠得到啥意見?
先不談那些置入性行銷的,假設所有回應者都是發自善良之心,
那麼得到的會是一堆天南地北、南轅北轍的回應...
為何?
沒有客觀的存在啊...
要看數據,大半的機器都差不多,而且,與聲音不相關...也就是,沒意義。
這下就只剩下主觀...
有人愛林志玲,有人愛姚采穎,這無可厚非,
難的是,要如何形容二人五官上的差異?
...
或許我替別人想的太多,那些會問這類問題的人,
顯然就是懶人,只想隨便撿個便宜的答案。
真正理性的人會認真的做功課,不會問那種沒腦筋的問題哪~
大家隨便回他就好,反正他也不認真,別在意。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Accuphase DF-45
Accuphase竟然也有數位分頻...怪怪...
http://www.accuphase.com/cat/df-45_e.pdf
四聲道,可以拿來做一對雙音路喇叭分頻用。
最怪的是,有類比輸入...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Accuphase DG-48
Accuphase也有數位空間校正!
http://www.accuphase.com/cat/dg-48_e.pdf
而且是1997年就有勒...
這隻DG-48實在夠強,還可以拿隻筆在觸控面板上畫你想要的頻率響應曲線勒~
賣多少?日幣63萬,約台幣23萬!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高傳真音響的Tzara談音響雜誌評論
http://diary.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9395256
他更多的回應,由這條開始
http://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97197&postcount=108
他更多的回應,由這條開始
http://my-hiend.com/vbb/showpost.php?p=97197&postcount=108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音樂最重要,但,錄音也不能太差啊...
這幾天繼續聽一些前陣子買的老錄音,都是些滾石雜誌上列名經典前100張的,
實際聽來,都很爛...刺耳吵雜...
說真的,非常妨礙聆聽音樂的樂趣...
雖然說音樂好比錄音好重要的多,
但,若是你去聽某個非常厲害的樂團現場演出,
偏偏麥克風怪怪的、喇叭破音、電吉他擴大機也不正常...這,還聽的下去嗎?
同時期的Jazz錄音一堆好的驚人,搖滾樂卻是爛透了...
怪了,Beatles不是賣翻了?應該不致於沒錢弄好錄音吧?
難道聽搖滾的人耳朵都不太好...
更怪的是,其中有幾張都號稱重新處理過,音質會很好...
才怪!還更吵!
Santana那張就是,比另一張當年出的選輯還糟的多...
搞啥啊?這些唱片公司的傢伙是在混啊?
實際聽來,都很爛...刺耳吵雜...
說真的,非常妨礙聆聽音樂的樂趣...
雖然說音樂好比錄音好重要的多,
但,若是你去聽某個非常厲害的樂團現場演出,
偏偏麥克風怪怪的、喇叭破音、電吉他擴大機也不正常...這,還聽的下去嗎?
同時期的Jazz錄音一堆好的驚人,搖滾樂卻是爛透了...
怪了,Beatles不是賣翻了?應該不致於沒錢弄好錄音吧?
難道聽搖滾的人耳朵都不太好...
更怪的是,其中有幾張都號稱重新處理過,音質會很好...
才怪!還更吵!
Santana那張就是,比另一張當年出的選輯還糟的多...
搞啥啊?這些唱片公司的傢伙是在混啊?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