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黃中岳談歌詞

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246725675934984
只要是類似的音樂活動,任何有『原創作品』的項目,我都會習慣性地先預覽一下創作者的文字,也許這來自於過去在唱片公司製作部的工作訓練,你會希望在還沒有旋律、音樂的烘托、渲染的情況下,先看一下作者文字掌握的能力,看看整個故事的結構,看看文句語意的鋪排,看看是否有獨特而不落俗套的觀點會躍入眼簾。
而我很意外 --- 但其實也不是太意外 --- 地發現,幾乎所有寫作者都很強調『自己』的感受,但一旦把所有人的描述放在一起細讀,十之八九,這些『感受』都像是同一個人寫出來的!我說的不是那種『英雄所見略同』的境界,而是一種使用語言的『狹隘同質』性,以及對於事物表層描述的局限、而無法深入剖析進而延伸的『平面感』。

最近有個感想,音樂的創作啊...似乎是非常個人的事,於是我們總聽到一大堆耽溺在個人感受的歌詞...
何年何月他們才會抬起頭,睜開眼,看見這世界還有很多其他人事物與美麗的地球值得一歌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