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una.mba/p/210628?fbclid=IwAR0JMQF7TW2rJf1mw5fiAPLd37fQdvknYJpSdbCdLX1_IV_R5c8n_GR8HaQ
這種校色方法理論上對,但能將所有設備都校到準確的機會微乎其微;而且如果認真做,就不會是「只有幾個設備錯」(因為「一致」是基本要求),「整個循環都錯」的機率比「整個循環都對」的機率高太多。
實際執行上會有這樣的結果,經常出現的原因是:
過於信任(特定的)設備:特別是執行者相信「這台十幾萬的螢幕應該不會錯吧」,有錯只會是其他便宜的設備錯。最糟糕的狀況是,執行者相信所有的設備,但所有設備都是錯的。
眼光偏差:因為這樣的校正方式,非常偏重執行者的經驗和肉眼的辨識能力;有時一串看下去都差不多,但顏色其實已經越來越偏,只是肉眼看不出來。
基準本身就不對:有時候最原始的那張基準色表,本身因為印刷品質、反覆使用、或是其他原因(被加上護貝之類的),所以原本就有問題,當然再怎麼校都不會準。
過程中標準不一/誤差:這一點跟「眼光偏差」類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執行者在設備A和B之間、以及C和D之間(自覺或不自覺的)採用了不同的判斷標準。
而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不對,最好的結果就只能是「大家一起錯、錯得很一致」。
哈!這篇正是徹底駁斥音響迷所謂的搭配法!那四項原因完全與音響迷的毛病相同啊~笑死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