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振幅、Gain/sensitivity怎麼選?

有些機器可選輸出振幅,有些可以選輸入振幅或是gain,怎麼選?又是耳聽為憑?你真的確定你知道怎麼聽?

先問,用啥音樂聽?哈...該是用聽的出差異的音樂;啥音樂能聽出gain/sensitivity差異?哈...不知道電路原理怎麼會有答案勒?

再問,如果你知道基本原理了,就知道怎麼設定才好,那,你幹嘛還要以耳聽啊?太閒?難道電子電路會脫出建構其本身的理論基礎?

回原題,這題目癥結點在於音量調整,精準來說是音量衰減,

絕大多數音響系統的音量都是以衰減控制,然後送到擴大機放大固定倍率;如果輸入訊號振幅太高,那麼就要衰減更多;如果gain太高,也要衰減更多;

要知道,類比訊號每過一級一定會引入失真與雜訊;放大愈多,失真也越大;訊號衰減的越小,相對的無所不在的背景雜訊就顯得更大(會在後面被擴大機放大);因此最好是--整個路徑上都不衰減,放大倍率正好;

你可以想想,你的音量轉鈕有轉到超過12點嗎?可以想見平白衰減了多少去,犧牲了多少細節囉...

因此,大多數狀況會是,DAC的輸出振幅盡量小,擴大機的gain盡量小,讓音量能盡量轉到最大,衰減最少,放大最少。認真點就要算整個路徑上的訊號振幅、gain、擴大機功率。

那,為何多數擴大機的音量都不用轉很大就夠了?為何這麼設計?因為彈性啊...倘若輸入訊號振幅很小,只要少衰減些,就能得到足夠振幅。當然,犧牲的就是大多數狀況下的聲音...夠好笑吧?哈...

再問,由以上原理,要用啥音樂聽出這些差異?可想而知,當然是訊號振幅很小的音樂囉...或者說,有很微弱訊號的音樂,我會用慢板、殘響長的鋼琴,例如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

喔,或許你不知道,有些人就是喜歡損失細節的音樂,我覺得粗野,他們認為有力,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