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發現不少DAC的USB介面吃線上的電⋯而且,大多是很高價的⋯
怎麼會發現?都是因為UI1上場很快就沒電⋯或是UF1接上不會動⋯
發現又如何?用的人多半都還是不會換啊⋯愈貴的愈是不會換⋯
要是我,知道自己砸大錢買的竟然如此,一定超不爽的換掉!絕對不當冤大頭!
又,UI2設計中⋯
怎麼會發現?都是因為UI1上場很快就沒電⋯或是UF1接上不會動⋯
發現又如何?用的人多半都還是不會換啊⋯愈貴的愈是不會換⋯
要是我,知道自己砸大錢買的竟然如此,一定超不爽的換掉!絕對不當冤大頭!
又,UI2設計中⋯
那為何DAC2.2不用電池?首先要知道DAC2.2有幾組電源,11組!1.0, 1.8, 3.3, 5, 15, -15V這麼多,電池怎麼搞?超麻煩...
說到音像啊...各位音響迷覺得最大的毛病何在?位置不準?這時代數位音樂不會有這種問題啦~一定就在音場中某個位置,每次放都一樣,用那套音響都一樣;
最常見的問題是,有些音響迷會說的,人聲空洞;通常人聲都在正中,這位置不會錯,只是有些聽來就覺得,怎麼不太像真人,往往是太虛了,沒喉音,薄薄的,偏鼻音,於是有些音響迷就說人聲空洞...其實是中頻下段太弱;這樣的聲音讓人覺得不實在,也就不會覺得凝聚,感覺虛虛的,有氣無力般;
為何如此?喇叭往前移,或是人往前移,就會聽到那人聲有些變化對吧?這下你就理解,就是空間回音造成~怎麼解決?當然是DRC啊~看這邊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RC/
為何一定要用DRC?不能單移動位置搞定?你可以移看看啊~就會發現怎麼移都會有些不對勁,除非喇叭貼在耳上,也就是耳機,就能搞定,沒回音囉~
貓窩的USB處理設備有UI1與UF1.2,UI1隔離USB二端,但USB是雙向bus,因此頻率做不高,只能跑USB1,不能跑USB2.0 ,因此有些DAC不能用,只好用完全不動到數位訊號,只濾+5V與gound雜訊的UF1.2;
但,有些DAC還是不能用UF1.2,少數是因為layout太爛,阻抗沒控制好,訊號不穩定;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吃USB bus power啊...好笑的是,明明就是自帶電源的DAC,幹嘛吃USB bus power?通常是因為--拿人家現成的USB模組啊...UF1.2是個濾波器,阻抗比較大,若DAC吃太多電流,電壓會掉,因此就不能動囉...正常自帶電源的DAC不用吃這電,因此可以動;
那為何那些現成的USB模組要吃bus power?該是為了壓低系統總成本,做電子業生意的都知道,談價格,要談的是系統總成本,若吃bus power就能動,買這模組去用,就不用另外準備電源給它,省錢~這種模組連那5V電源都要省,設定的市場就是很低價的,這樣量才能衝大,總利潤才高啊~這樣的DAC,某些部分不就和那種便宜的、小小的不用插電的USB DAC相同囉?沒錯,可以想見...聲音...唉...通常這種模組的輸出就是I2S,這I2S包含了最重要的,clock!吃bus power的clock?呃...可以想見...jitter...唉...
歎那無情郎
想到淚汪汪
濕了紅色紗籠般衣裳
哎呀 南海姑娘
何必太過悲傷
年紀輕輕只十六半
舊夢失去有新侶做伴
UI1.1 中高音比較亮, 細節比較清楚, 但可能是聆聽環境的不同人聲比較刺耳, 譬如阿妹的vocal 就不太順耳, 人聲比較前面.
UF1.1 雖中高音比較暗但vocal 會柔點,較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