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Latency會影響音質?

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有些音響迷說latency會影響音質,怪怪...
且來思考個最極端的,一張CD三十年前製作的 vs 昨天製作的,完全相同的內容,latency(其實這個詞必須精確定義,在此故意搞的...)差了三十年,你想,聽來會有差異嗎?若真的有差異,這差異是源自於這"三十年"嗎?

另一個極端,某個音樂檔案,copy成二份,一份擺在你的電腦上,另一份擺在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的某個server上,分別經由電腦餵給你的DAC唱,你想,聽來會有差異嗎?若真的有差異,這差異是源自於這"跨越半個地球二萬公里的internet傳輸latency"嗎?

顯然都不可能,這二種比較,其變因真的只有latency一項嗎?

就說後者,資料來源其一是硬碟,另一是Etthernet或WiFi,二者動用的電腦組件並不相同,各位音響迷不是很愛比線?換條光纖、同軸S/PDIF數位傳輸線你都聽得出來差異,換個SATA IO vs   Ethernet IO會不會也聽得出來差異勒?

好啦,我知道有些人在討論DAC的driver buffer size設定會影響音質,試問,你邊唱歌邊跳舞,每秒跳一步 vs 每秒跳十步,聲音會不會有差?
每秒44.1KHz x 16bits x 2ch資料,buffer size減半,傳輸次數就得加倍,每次傳輸的動作是哪些你知道嗎?
player軟體通知OS要讀下一批資料,OS通知硬碟driver去讀那個位置的資料,driver通知IO介面,IO介面通知硬碟,硬碟讀出來後反過來傳到player軟體,再送到OS下的DAC driver,再傳到IO介面,而後送到DAC去,總共過了幾關?
這每關都要吃電,都會產生一批電訊號,當然也都造成一批電源與數位雜訊;
再回來剛才提的buffer size減半,傳輸次數就得加倍,造成的雜訊頻率就加倍,如果雜訊頻率落在人耳最敏感的2K~5KHz呢?
如果你懂這個,就絲毫不會訝異為何改buffer size會影響音質,而且,不是只有DAC buffer size會影響,硬碟 driver的buffer size也會影響,只是一般人不會改而已。

電腦再怎麼改,照樣一堆雜訊,USB實測有460mV的common mode noise(http://www.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4&t=3755 ),
畢竟數位電路的存在就是為了抗雜訊啊~反過來說就是一堆雜訊照樣不會錯,
但DAC這種類比輸出的東西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囉...

喔,如果latency在你的音響聽來差異很大,那就表示,你的DAC太爛!沒錯吧?

有雜訊,就阻絕、隔離、濾除之,請用UI1或UF1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AC/
或許這題的緣起是:有人發現調整buffer size會影響聲音,這buffer size又會影響啥呢?latency,於是就變成有人說調整latency會影響聲音了...
呃...這邏輯對嗎?

這又讓我想到一點,如果44.1KHz的音樂設定成讓DAC以96KHz唱呢?那,OS必須搞sampling rate轉換,資料量變成二倍多,buffer size若不變,搬資料的頻率就變成二倍,那麼雜訊頻率也變二倍,如果因此避開了人耳敏感頻段呢?哈...或許這才是所謂的upsampling會比較好聽的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