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隔離變壓器ITL1 2.5KVA或1.2KVA

開發這個嘛,是因為我老了...一大二小和兩大一小的實在太重,搬動不易,每次要搬動都要運功提氣,太辛苦...所以開發這款只有一隻大的,比較輕,自己就能搞定,不需要找幫手。
反過來說就是,一大二小和兩大一小的要停產啦~二款都只剩下最後一隻,欲購從速喔~
一大二小和兩大一小的好處嘛,三箱變一箱,省空間,價格也低一截囉~

隔離變壓器這東西嘛,鼓吹了十年,大家都很熟悉了,也不用再多說,最近都是顧客發個訊息來,匯款,寄貨,很乾脆。
以下列出規格:

裸女與音響?

偶爾會見到一些音響廣告用裸女,這...實在難以理解啊...
人家汽車用辣妹有其道理,便宜車宣傳絕對不會用辣妹,不搭啊...跑車才用,原因...你知道...
音響用裸女來廣告?音響如何能聯想到辣妹?只有那句:"要去我家聽黑膠嗎?"...

新民藝術高中音樂廳

http://ischool-1.shinmin.t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55/?cid=1592

殘響1.4秒啊...真誇張...難怪說適合獨奏...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那一堆古理古怪的避震道具...


https://www.pinterest.com/pin/843932417642278010/

試問,這麼搞的目的何在?
避震?避哪裡來的震?擴大機本身不會震動(其實變壓器會...),該是避喇叭傳來的音波吧?
若果如此,這音波是透過啥傳來的?總不會是地板吧?該是空氣;
那麼該避的手法,不就是隔絕空氣嗎?怎麼會是在下方擺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勒?
真是完全錯亂啊...
我說啊,你真要這麼搞,何不擺到隔壁間去?效果保證好百倍,對吧?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吸音不能太多?經驗?還是膝蓋想的?


買了一套喇叭像話(也就是低音能唱到100Hz以下)的音響後,你這才發現,不妙啊...這大喇叭確實聲音好很多,也能開大聲,但,一開大聲就轟的要命啊...這才知道,原來還有空間要處理...
那,怎麼處理勒?你google找找,主流音響迷的觀點是:吸音不能太多,要"適中"...
試問,這是音響迷的經驗?還是膝蓋想的?
提出這說法的人自己有搞過吸音非常多的招數嗎?

Magnepan各型號並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966965640023450&set=gm.10156191715148026&type=3&theater

哎啊...沒錢啊...想代理...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Figures -- Jessie Reyez


https://youtu.be/wxLUj1Mrars

Nadia & Dakota@La France a un incroyable talent


https://youtu.be/miptWYMnLRw

Bi-Wire真麻煩...

真不知道哪個無聊蛋搞的啥bi-wire,製造麻煩...
之前都用跳線,老是覺得不牢靠,殘殘,還是認真搞...焊個尾巴出來用;
拖拖拉拉一直沒做是因為若用在沒bi-wire端子的喇叭上,又得將沒用到的接點絕緣,這很麻煩...要牢靠,就得用膠帶,拆掉又得洗去殘膠,真是煩死了...
另一招式是拆開SCM7,裡面跳線,但這喇叭老了,拆開來怕脫牙...那密封不良就完蛋...

左邊那是十幾年前做的,Y插這種東西啊...表面上接觸面積大,實際上因為槓桿作用,一碰就歪,不只會鬆掉,還很容易短路,非常危險...
我現在都用裸線上錫,至少能少一個接點,也避免Y插有啥詭異的聲音特質...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AES臺灣分會 專案計畫 環。靜。流。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11296935704466/permalink/1108882049279285/
整首歌曲有別於以往的製作方向,錄音與混音特別著重於歌曲製作橫向的探討,完整收集不同工程師對同一首歌的美感詮釋。錄音之後,混音與母帶後製工作,均交由不同工程師各自完成多個的版本,結果並邀請會員在不同聆聽環境舉辦聆賞會,感受不同的音響差別

最後這個嘛...我真好奇會是那些"不同聆聽環境"...
在我看來,該有,手機(iPhone vs 小米)、筆記型電腦(Mac vs Asus)、Bluetooth小喇叭(鵝蛋大的 vs 手掌大的)、床頭音響、汽車(BMW vs Nissan)、建築廣播系統、家庭劇院(瘦長形喇叭一箱包整套 vs 三十萬級)、HiFi二聲道音響(真空管一套五萬 vs 三十萬級)...

喔,想到,如果弄的好,這曲說不定能成為台灣音響比較的golden sample喔...
當然不會是只有一個版本...

為什麼搖滾樂團都愛留長髮?

http://youtu.be/8WG59sxK5R4

你得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不是人家做啥你就照模仿

衛武營音樂廳的吸音設計

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artsforall/posts/10155498570771567?__xts__%5B0%5D=68.ARCQaHUnL8IbP7i-KH0FFNU6Oaj_ruJpSjPhhp4Z-TXr3HMX3Ka_UXm-cyKplJ5f4hNJOhJbY4SdKFSe2lHpvyysqztBndnn7J5eFERE4KGF1jhJmVMx2_yiuetxbb7pfPbxnsmIv0LIM1dIallkUJ0QVlPpo8vzS6kmqT82kTCWNF43Z2XGgLe1LrdjlenvCycNOsxZEIFzVeXwZyd0lonN&__tn__=C-R

搭配廳內音孔、反音板及吸音簾等設計,可因多元類型演出,調節室內吸音值,提供最佳的聲學效果!

看到沒?不同演出形式得要不同的吸音方式,
試問,在這場地,以不同的吸音方式錄下的聲音,在你的音響系統播放時,你的喇叭所在的空間該是怎樣的聲學條件呢?
你可以想想,如果某錄音是殘響0.3秒的吸音設定,你戴耳機聽,那很精準的就聽見0.3秒的殘響;若是用喇叭在你的空間中,而這空間殘響如果也有0.3秒呢?那不就變成0.6秒?對吧?所以就亂了啊...

怕吸音太多?別鬧了,你以為那麼容易啊?只會不夠而已啦!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敬"音響專用"遠之

我在找零件時,幾乎不碰那些號稱"音響專用"的,絕大多數用了聲音都又瘦又薄又亮...屢試不爽啊...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青柳呂武的口哨演出


https://youtu.be/YFgjg9qTrl4

David Sora的提琴實作系列


https://youtu.be/wa_QCwV5uBw

AI已經會分離音源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10/15/ai-to-detect-voice/?fbclid=IwAR3vSUCdB3WhxlcILsNrJ_WijwVDjF-5IaNGOtRXMCoo7DmLNLX8pckLl_I

音訊工程師可以使用 PixelPlayer 音樂應用程式的人工智慧技術,改善樂器聲音太小的情況,或是關掉背景裡的某些聲音。Zhao 說此舉可以幫助音訊工程師改善現場錄音或重新錄製音樂。
研究人員不斷研究將深度學習用於解決雞尾酒會問題,目的也是為了改善助聽器。
這麼說,人也是學習才有這能力囉?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經典音響如今依舊有競爭力?


你知道Altec那些老號角壓縮驅動器有人復刻嗎?而且據說是當年Altec的人馬買下當年的設備製作...
那,為何沒有血洗市場勒?如果真如老頭說的那麼好?

老音響啊,就像老車,當年的經典,如今隨便一款平價車就遠勝之...

如果所謂的當年的經典如今依舊有競爭力,那就表示這些年來整個業界沒進步,現在的產品仍舊不比當年的好,這麼說來,那些所謂的名牌,不就是尸位素餐根本就是在騙錢?
音響是商品,不是藝術品。

最怪的是,老頭們不去買復刻的,偏要買幾十年前生產的而且已經在電影院不知操過多久的...那些振膜...
該不會是因為太小器不肯花大錢吧...老頭們應該都很有錢啊...




台灣人有搖滾魂嗎?Rap魂嗎?

寒冷的北歐四國有最高的Metal樂團比例,你想,這是因為?
某種歷史因素?還是環境因素?
想想,如果你住在帛琉或馬爾地夫,你會想聽Metal嗎?好熱啊...只想懶洋洋的唱輕柔的歌吧...
試問,台灣人有搖滾魂嗎?Rap魂嗎?
搖滾有一些,瘋狂的台灣人真的不少...
Rap?這我就真的很懷疑了...很少見到台灣人話說個不停,夜市叫賣哥會成名不就因為實在太少見了,對吧?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為何音響迷還沒加上EQ勒?

說真的,我實在很難理解,音響迷講了幾十年的"調整",為何絕少人加上EQ呢?
加上EQ不是非常美好嗎?那個頻段要增要減都隨你玩啊?不是能調整個超級爽嗎?為何不用?

我猜大概是因為,沒有三千、六千、一萬、二萬、四萬、八萬、十萬、十五萬、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五十萬...這麼多等級的EQ可以買吧...

來自星星的你 -- 厭世少年

這團是啥背景啊?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鋼琴的差異


https://youtu.be/ApGXujZVWf4

音響優劣也類似,就差在諧波組成、殘響延續這些細微之處。

樂手花多久準備?

https://www.facebook.com/ken.chou.0615/posts/2092611027436742
一個樂手要準備演出一首歌的時間,
有譜的話半小時到兩小時不等(視難度、要求、該樂器比重),
沒有譜的話一首要加上半小時到一小時(視精細度要總譜就更久),
如果拿到是demo要編曲就要再加半小時到一小時,
最大值打個七折算平均準備一首歌需要168分鐘。
如果一個set唱八首就需要22.4小時準備,
加上練團彩排10小時,
演出、試音、等待4小時,
這樣他人生的30幾小時就奉獻給這個工作了,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傀儡謡 -- 川井憲次 again


https://youtu.be/UWQLHYZs8Og

大概十年前吧,某廣告人想要些有趣的音樂活動場合可用,給他這段,非常喜歡,但,舞者跳不出來那感覺...
現在應該就有一大票人跳的出來吧?

製作一曲成本?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6891?fbclid=IwAR1BTLwEPsHyKvwC_IIKfoy8xp43qYbBRYq0X54sripA8F3NP37ZOYsFE0w
詞曲3萬+編曲3萬+混音2萬+後期母帶處理4千+製作人費用3萬=11萬4千元=大爆炸
古早類比時代更是不得了啊...

AC/DC紀念幣

https://eshop.ramint.gov.au/AC-DC-45-Years-of-Thunder/10071.aspx?fbclid=IwAR2jCzFRMiMHjDXhnyHlr-UgcX0oUVwFltPlzAWFsvGOvGQwJPFWhoCKrX8

澳洲政府發行喔~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DAC2、2.1、3比較試聽

關於DAC這東西,我寫了上百篇,癥結點是啥?你還搞不清楚?不信?
來,貓窩有DAC2、2.1、3這三款DAC,本質上同樣的電路架構,主要的IC都相同,照那些老是愛問用那顆IC的人的觀點,難道這三款聲音都相同嗎?
若果如此,何必做成三款而且還三種價格?
就買最便宜的DAC3不就好?貓窩最便宜的打遍天下無敵手豈不美哉?
這世上當然沒有那種好事啊...

來,現在就三款疊羅漢,一次全比較,讓你聽聽到底電路架構都相同的三款DAC聲音差在哪裡。噢,中間那隻黑色的DAC2是台中Joe之前用的,已換成2.1,所以這隻要出售,NT$8萬5,要買就要快喔~過來汐止大尖山貓窩聽聽吧。Joe這隻DAC2其實很少用,一週頂多聽一次幾個小時而已。

那,到底這三款差在哪?

蘇芮:15歲出道的故事


https://youtu.be/8uIx2dEIPFY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啥顏色都有人喜歡,啥聲音都有人喜歡

貓窩的產品第一款往往會刻意用彩色面板,搶注意力,用過紅、藍、綠、黑、白色,每個顏色都有人很喜歡,也都有人很討厭;喜歡的人當然讚嘆,討厭的人也往往說的很難聽(所以我才會知道啊~),這些說討厭的人不知有沒有想過,有人就很喜歡這顏色勒?而你喜歡的顏色,也有人很討厭勒,難道這有高下之分嗎?
不可能有吧...那,你說出來是幹嘛?自認為自己比較高段?還是就是忍不住?亞斯伯格症...

若是談音響的聲音呢?若標準是"喜歡",有人喜歡軟慢拖,有人喜歡細快準,有高下之分嗎?

Dear Architects: Sound Matters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5/12/29/arts/design/sound-architecture.html?fbclid=IwAR0l6caA7oRI3wdTYw1LcxWQn_legprTBo_veu3lPfydhABoZDbmBoc5i0w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這時代還在賣唱片,賣的到底是啥?

道德?我每月付150給Spotify不道德嗎?
手感?我邊工作邊聽音樂,沒你們文青那個閒功夫談啥手感啦~
溫度?手機好像比唱片熱勒?
唱片行裡的人際溝通?說實話,我去唱片行只會說:不用統編...
收藏?我窮的很,住的房子很小,根本沒地方堆唱片,你家很大是吧?

各位,以上五項,你中了幾項?
竊以為,唱片行該改名為"古董音樂店",賣的方式與心態與賣古董毫無差別;
只是啊,人家古董可以漫天開價,唱片這種大量複製品是能喊多高?

很奇怪,這些唱片行賣CD從不談音質,賣LP就拼命談音質,嘿,LP佔你的營業額多少?
你是用啥音響來談音質?不怎樣的喇叭、不怎樣的擴大機,超便宜的CD player,總不可能用很好的turntable和phono amp吧?

科蚪音樂節

https://sosreader.com/n/citilens/5bb477bcfd89780001cfe140
音樂節的第一屆只有三四間公司參與表演,團隊的幾位成員也都是利用下班時間的工程師們。消息傳開後,開始不斷有新的公司加入,直到現在已經有十間公司的不同樂團來共襄盛舉。表演時,都是以公司為單位來分配表演時間,音樂節的舉辦走到現在,整體的流程都已經十分順暢,唯有資金還是由這些工程師們自掏腰包,或是由各公司的社團負責部分的經費。

Happy Feet -- Al Norman -- King of Jazz


https://youtu.be/1W1V_nsBaX8

人人都愛情歌?

百年來流行於台灣的歌曲中,情歌該佔相當比例,但,60歲以上那輩人的婚姻大半都不是自己決定,一輩子可能根本沒經歷過愛情...
那,唱那些情歌是在...哀嘆根本沒享受過的青春?

十幾年前有位同事之父早逝,其母爆發了場黃昏之戀,被拐了錢,欠了一堆債...
老東家私下說:怎麼一把年紀了還會昏頭...
我說啊,你不知道,那可是她的初戀啊...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喇叭為何要遠離牆?

前兩天有位來我這,說:喇叭貼牆這不是搞二聲道音響的人的招數...
試問,為何喇叭不能貼牆呢?首先你得答得出這題,才能知道我為何能讓喇叭貼牆,我有DRC啊...
再問,喇叭遠離牆就搞定了嗎?若是如此,幹嘛還來我這邊勒?當然是沒輒啊...
不只如此哪,他的房間除了地板五面全都搞了吸音,還是沒搞定啊...要靠被動式空間處理完全搞定20~20KHz頻段太難了...

聽了一小時後,他說,既然有DRC,那還有必要砸大錢買音響嗎?
二回事啊...要唱得好,音響本質還是得要夠好,便宜喇叭當然不可能唱交響樂啊...
DRC只是壓低空間效應,所以我說DRC是在:解放音響實力,展現音樂真貌。

噢,還有,反過來想,沒搞定空間,你在音響上花再多錢有用嗎?不如先上DRC再說吧。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大聲不吵,小聲很清楚

你音響搞幾年了?試問,你現在搞出來的音響,簡單聽曲流行搖滾樂能夠轉大聲聽來很爽,又不覺得吵撐不了太久嗎?
反過來,同一曲小小聲也覺得很清晰照樣能讓你投入音樂嗎?
竊以為這是個簡單的音響表現指標,但做得到的不多。

為何?你猜?

這篇嘛,是因為前兩天有位老哥來,聊到當年摸音響是張繼高先生帶的;
離去前,我放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他說他那套系統沒辦法唱那麼大聲...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台南Franklin王的家庭劇院室測量

我又來去驗收知耳氏Florian的案子啦~Franklin這案子拖了一年半...拖的不是Florian,這案子在台南,因此Florian只是聲學設計顧問,不負責實作,責任不在他。
這是個地下室的劇院空間,3.5m x 4.6m x 2.8m,牆面與天坪全都加上吸音,但外表完全看不出來,只看見表面灰色的布;
搞了這麼多吸音,效果如何?看瀑布圖就知道,
不得了啊...80Hz以上0.1s就掉到-48dB以下!絕對是我測過的空間殘響最低的啦,就說嘛,搞被動空間處理,請找專家,自己連原理都不懂根本就只是瞎弄,浪費時間、金錢、人生。

40Hz還是拖很長,這部份就不管了,原本就沒打算處理到這部份,難啊...交給劇院擴大機去修吧。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錄音空間的反射板

看到那堆反射板沒?如果你也搞同樣的招數來擺音響呢?
在這個房間錄下的唱片,在你搞出來的房間唱會?
double反射,爽歪?
藥嗑一份就好,二份會死人喔~

海鷗飛吧 -- 胡德夫


https://youtu.be/aDI4yHdsy0Q

有溫度的聲音...

如果某一天,線上音樂變成啥一百萬Hz,一百bits,你猜,會不會有人開始懷念起mp3?說:那是有溫度的聲音...
我賭一定會有!
用爛音響跟我說啥數位聲,哪裡衛生了?

再提一次老故事,當年中學還有髮禁,你知道,班上同學總有幾個要搞怪,老是在搞那些多一公分的花招;
我高三那年髮禁沒了,那幾個搞怪的同學反倒理個大光頭!
有些人就是要顯示與眾不同,他們才不知道自己要啥勒...

Tango "A Evaristo Carriego". Ayelen Sanchez y Walter Suquia with "Solo Tango" orchestra. Танго 2014.


https://youtu.be/jOagc0YQSp0

2018搞笑諾貝爾文學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8098
(1) 只有 25% 的人會看產品說明書,並使用產品所有的功能。
(2) 看說明書會引起人的煩惱和負面情緒。
(3) 年輕人比年紀大的人還不喜歡看說明書。
(4) 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不喜歡看說明書。
我說啊,那位有認真看過劇院擴大機的使用手冊?連遙控器都不知道怎麼用吧...
(5) 男性比女性有可能會看使用說明書和使用產品所有功能,但兩者適應新產品所需的時間和正確使用率沒有差異。
(6) 大家買東西的時候,喜歡選擇功能比較多的那一種,但使用後就會嫌那些功能複雜而無用。

當年開始有人倡導說音響該拿掉那些不重要又會影響音質的功能,高、低調整、balance、loudness...照說這樣音響應該就會拋掉規格迷思著重在在聲音本質了吧?有嗎?
如今還不是在討論啥96KHz、192KHz、DSD...嘿,我真的很懷疑這些人到底有買過幾曲這些規格的音樂檔案...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牙買加, Reggae, Dub, 客家人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7339
1960年代早期以強調重低音聲軌的斯卡樂(ska)、抑或1960年代晚期的洛克斯代迪舞曲(rocksteady)、還有1970年代的雷鬼音樂(reggae),皆是為了在白熱化的「聲音對尬戰」(sound clashes)裡拔得頭籌且克敵致勝的技藝創作。
Dub正是發展自這樣的組裝音響文化:為了在各類戶外街頭的聲音對尬戰上獨佔鰲頭並扳倒對手,音樂家們必須在技術、製作、表演上不斷精進;錄音師們利用各式勁熱舞曲的黑膠打碟採樣,為原聲器樂的演奏製造音效與節奏。這種利用不同後製剪輯技術創作而成的獨一無二作品被稱為「獨家打碟黑膠」(dubplates)。這些去掉人聲、重新複製拼貼的流行歌曲「器樂版」,只獨家提供給音樂主持人(deejays)在各式街頭室內外舞場表演使用。而作為舞場裡泛聲的平台,「獨家打碟黑膠」讓音樂主持人能透過節奏律動,與他們的聽眾「攀談」(chat)。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古早時怎麼錄音?

https://www.facebook.com/anatoly.veitsenfeld/posts/10211872802391804
單軌錄音真辛苦...
幹嘛這麼累?因為麥克風的靈敏度有限啊...多軌混音之後就每樣樂器給一支麥克風;
所以說,唱片是做出來的啊...不管哪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