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Elton John的音樂收藏
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17oldschool/photos/a.10150223262507449/10158079855682449/
提到Elton John有12萬張的CD與1萬5千張的vinyl
為何數量差那麼多呢?我想是出版量差異,CD時代出版量遠比vinyl時代多,
那麼多,該是看見啥就收藏吧...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江湖一點訣
反過來想,當初怎麼會想做成以前那種爐火平均分佈的形式?說穿了,只用眼睛,沒用腦袋,以為熱是因為火焰,實際上是靠熱氣傳導,有效利用熱氣才是最佳做法。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知道原理就行。
老樣子,我要談音響,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如夜店般?
最近老被問說Rythmik能不能做到如同夜店那般?嗯...這問題表面上是在問音壓夠不夠,Rythmik能讓整個房間的門窗都在共振,你想夠不夠?這表示,Rythmik發出的音壓比夜店還大?其實也不見得,極低頻還要看空間啊...門窗共振其實是因為音波在房間裡迴盪產生駐波的加乘效應,這效應可累積出八倍以上音壓!而夜店空間大得多,就不會那麼嚴重;不管怎樣,就音壓而言,Rythmik絕對夠,都轟的要命了,夜店總不至於那麼嚴重吧?當然夠啊...
那麼,Rythmik在一般居家空間能輕易如同夜店那般囉?這,也很難說,因為你想要的該是夜店那大空間裡清晰、Q彈、又沈、又猛的低頻,能讓你沈浸在節奏裡不由自主的舞動吧...而不是居家小空間裡門窗都共振的轟聲...(突然想到,當年live agogo那個原本是電影院的空間尺寸似乎超過17x17x10m吧?)超低音音量轉小些?那就不夠沈、不夠猛啊...但音量開大就轟啊...怎麼辦?DRC上場囉~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RC/
噢,還有個問題,超低音是用來補足主喇叭的極低頻部分,也就是唱主喇叭能力不足的部分,
MQA被踢屁股
據說前陣子吵這東西...如今已經沒意義囉,Apple Music跳下來玩CD quality以上,Tidal和MQA就完蛋~
說穿了,搞MQA就是為了省錢,但,線上音樂這生意比的是財力啊...沒錢還是別玩吧...
在我看來,Tidal搞MQA就沒打算做大,聽者還得買MQA專用DAC,這當然無法普及啊~自己都沒想做大,不就等著強大的對手來踩死你嗎?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TC2C XLR for bi-amp
台灣配音業界現況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3666?fbclid=IwAR3DV0WuQ9xvBdvGHKSwcTjfFos6F_vvxyFGGg8K8PdtjKyU5KGatxsmyu0
很詳細,值得一讀。
Arthit Khamhongsa 佬族(摩蘭)音樂
https://youtu.be/jecSFv0cvXA
https://www.facebook.com/266965940009600/photos/a.278237902215737/3698839956822164/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Relay接點
這是DacAmp2的輸出relay接點,刻意挑很大,這可通過25A!
類比電路很麻煩,砸越多成本就越好,難就難在要抓那個點平衡成本與效能。
還有,relay的電源也會影響聲音喔...實在是...砸下去的成本永遠不嫌多...
到底有多好?
各位老是看我提台中Joe的音響系統,到底是好在那?
反過來問各位,你有聽過那套音響不管聽啥都是非常清晰,音量開相當大仍舊是不吵不亂,音像穩定明確歷歷在目,音場深遠又高,舞台後緣清晰可“見”,當然全頻段相當平衡,不至於如一般轟的要命;
Joe那套便是如此,去過的無不拜服,還有二人照copy了一套,另一人則是因為喇叭塞不下放棄...開始打算同廠的...
入門 -- 花多少才能搞好音響?
這問題,該問的是,聽啥音樂?
如果只聽輕柔的歌唱,那應該不難,聽簡單的器樂演出也差不多;你想,花多少錢才夠?
如果要聽搖滾勒?那喇叭與擴大機就不能太小,音量與動態總是得讓人狂暴起來吧?你想,花多少錢才夠?且慢,鼓聲轟得亂七八糟,怎麼辦?
可別說啥喇叭擺位,騙外行人啊?
也別說啥空間處理,全世界認真做的沒幾個,台灣更不用說,花的錢十倍於音響,扯這個幹嘛?
這二招都沒用,音響價格拉再高,有用嗎?能解決轟的要命這點嗎?
有沒有想過,喇叭越大、擴大機越大、發出的鼓聲越像真的,就越轟啊!鬼太鼓擺你家一敲怎麼可能不轟?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買喇叭和空間大小沒關係啦...
這種想法到底怎麼來的呢...該是因為,小小鵝蛋大的喇叭,唱不大聲,很大的喇叭,就能唱大聲,於是就以為喇叭發出的音量與體型成絕對正比...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只是大致走向而已,並非絕對,例如ATC吧,SCM7那麼小一隻,就能爆出103dB音壓!別家勒?沒寫最大音壓數字...為何那麼小能唱那麼大聲?低音單體磁鐵和振膜一樣大啊...磁場夠強,才能唱大聲不失真啊...所以才說,買音響,先看內部照片...要挖到低音單體照片可能不太容易,有個簡單招數,看正面中間的音圈大小,磁鐵一定比音圈大,就能大致知道磁鐵有多大了...
那,體積比較大的ATC是否能唱比較大聲呢?Yes,例如SCM40就能唱出112dB音壓!大了9dB,也就是大約三倍音量;或許你知道喇叭箱體的體積只和低音有關,是用來作為共振箱,也就是說體積越大的喇叭就能發出越強的低音,因此體積大的喇叭聽來比較輕鬆;注意,是輕鬆,而不是足夠,不是說小喇叭不夠,大喇叭才夠;
沒靈魂的音響?
有人說某音響聲音沒靈魂...沒人味...
我說啊,要不要用這兩年流行的詞語--沒溫度...
還是說--沒手感...
乾脆說沒哈味好了...
這讓我想到當年所謂的松香味...到底是啥意思啊...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李希特、普羅高菲夫、羅斯托波維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80106275516194&id=100005505068247
當時普羅高菲夫在整個莫斯科音樂圈遍尋當局審核試演音樂會的指揮人選時,大家畏懼於局勢緊張,竟沒有任何一位指揮願意為普羅高菲夫進行試演,最後是由年輕且從未站上指揮台的李希特仗義襄助,並由另一位年輕的音樂家羅斯托波維奇擔任大提琴獨奏。一個年邁的老師帶著兩位初出茅廬、前程似錦的年輕人不畏強權、用這種方式衝撞體制
值得認真一讀!
DRC服務只限台灣?
又有人問貓窩DRC服務只限台灣嗎?沒辦法啊...總不能帶著三大箱飛出去吧...
其實只要給我喇叭+空間的impulse response檔,我就能給校正檔和DRCXover軟體,人不到也無妨;但是,那個impulse response檔“對”嗎?
測量impulse response很簡單,麥克風架起來,送掃頻訊號,錄下來,經過軟體處理就完成;
但,麥克風對嗎?有校正檔嗎?校正檔格式對嗎?擺的位置對嗎?指向對嗎?
喇叭的角度要不要調整?沒對正極高頻就會掉啊...還有,測量得左右分開測啊...
用啥DAC和ADC?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不只超低音好而已
前二天有顧客來聽超低音,第一曲林廣財的歌聲就說起雞皮疙瘩...最後幾曲之一是鬼太鼓,又說起雞皮疙瘩...可見得Rythmik F12多好啊...這麼說對嗎?是沒錯,但,不只是因為這超低音吧...
唱主要大部分頻段的ATC SCM40當然也非常好啊...顧客臨去之前就在問:ATC很難推吧...這件事其實該反過來說,大多數擴大機都沒力啊...標示的功率其實只能唱極短時間...我的Amp180唱加勒比海盜就讓之前一個用全套家庭劇院專用系統的顧客感嘆做不到...
送客出門時聊到DRC,這才是真正影響最大的,關掉DRC根本就完全是開玩笑啊...
當然還有沒講到的DAC,還有隔離變壓器,還有TC1,這所有ㄧ切總合才讓人起雞皮疙瘩啊...
過來鶯歌貓窩聽聽吧。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燒錄片比較差,怎麼辦?
老音響迷應該還記得當年眾人發現自己燒錄的CD片以CD player播放聲音比壓製片差,那,怎麼辦?
音響迷啊...會的還不就是那幾招?換線啊~加角錐啊~加墊啊~這些招數用在哪?燒錄機上...呃...這對嗎?是燒錄機沒燒好?還是CD player沒讀好?你猜?還是二者的組合?
你有沒有想過,燒錄片聲音比較差是為何?資料錯誤?當然不可能啊~燒完都重讀出來和原始檔比較過勒~絕對正確!若有有錯就是爛光碟機,丟掉啦~
有沒有注意到,不管壓製片或燒錄片,以電腦讀出來,資料都一樣!嘿...那CD player到底在搞啥啊...別管CD player在搞啥,反正電腦能解決問題,就用電腦吧,讀出資料,送到USB DAC,搞定!
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Reverb這東西
https://youtu.be/cpPD7rJMUQY
看過後,想想,何謂在音樂中加料?
搞清楚,音樂是音樂人的創作,要怎麼搞都他們說了算!你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別指點人家怎做音樂,難道你比較懂?作品在哪?拿來聽聽啊?
噢,還有,不管用那種方式加上的回音,都是想讓人覺得音樂呈現出某個空間感,那些回音再加上你擺喇叭空間的回音,結果會是?很慘...亂七八糟...於是音場就不見了...
RIAJ 2019統計簡體中文版
https://www.riaj.or.jp/f/pdf/issue/industry/RIAJ2020C.pdf
這統計中,新曲部分,進口列出Jazz,國內卻沒有,頗出乎意料啊...西洋古典國內數量很少哪...
vinyl佔比很小...
與美國類似,卡帶出現之後,市場暴增,CD取代卡帶與vinyl地位,日本音樂市場分析
這篇非常詳細,值得細讀
https://vitomag.com/music/sbwte.html?fbclid=IwAR0UgA7DjA1SjX_Nu0Vym5F1wQnCLGx2GjU8-hrXPPrQrypFWALac65Ljf4
羅大佑談當年的錄音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77481222445366&id=100005505068247
到了台北見習實習以後,有一台 TEAC 的四軌錄音座,幫我完成了由我自己最早唱的「風兒輕輕吹」、「九月風起時」、「情奔」、「歌」、「童年」、「鄉愁四韻」.......等,最初期的一些錄音;這些錄音的檔案,在失蹤多年以後,終於在 2017年,出「家III」 那張專輯時,找到了當年熟識的中廣的 DJ 好友賀立時,從他的建檔裡找了回來。
可以幸運的把歌曲錄製下來,並且在日後的許多年以後(在這裏,是三十八年以後)聽到,並且驚訝於自己當時「幼嫩」的聲音表達、粗淺的錄音方式、還有業餘的吉他彈奏等,是一種何其幸福的回顧~~
這樣的可能的幸福,是專屬於大約是二戰以後,大約1950年以後開始運用科技的音樂人才能擁有的歷史緣分,可能是現代音樂人根本就不會去想到的事情.........
但是你如果考慮到,在之前的人類的所有的作曲家,幾乎都不可能在錄音技術發明以前把自己的音樂錄下來,並且用音響來聆聽那些作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我的意思。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XLR轉RCA線
再說一次,線這東西只是整個音響系統的一小部分,佔的比重不大,以DAC2.2為例,上千個零件,難道都不比線重要?說穿了,音響迷一直搞線只是因為不會搞那上千個零件啊...更不用說電路...
當然,別讓線成為瓶頸,難就難在,多數人根本就無力判斷線是否是瓶頸...昨天就又碰到實例,砸了近二百萬的音響,又砸了幾十萬打造個空間,聽來,呃...詭異...沒啥細節...就因為用了一段40cm的怪線...換掉就搞定囉~
為何我用這線?
羅大佑談吉他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75928582600630&id=100005505068247
你彈吉他的時候,必須把它抱在懷裡,頂在大腿上。它必須貼緊你的下胸上腹;你左手 箍住它的長頸的和弦部位,右手環抱著它腰身臀部並在前緣用手指撫弄並彈奏它的六根弦。 哪一條弦被彈響,震動發聲的時候,你是全世界第一個聽到那個聲音並從你的胸腹雙手手臂大腿上即刻感受到那個震盪的生物。
因為這個聲音它從你的胸腹大腿雙手雙臂內被彈奏出來,所以你會有一種,它是從你的身體內部發聲出來的感覺。
所以我才說,這個聲音,我擁有了一半。
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TC2C RCA
Alexandra Kehayoglou的編織藝術
https://mymodernmet.com/alexandra-kehayoglou-pasture-rugs/?fbclid=IwAR1wqNrvo12EQJIv4lnxVFwgtnrhXQoXrObPRbEOGp6w5BsamWbkjw0GUtg
用來吸音多好啊~又超有特色。
聲音如何影響味覺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4843705?fbclid=IwAR1cbjre-OtO5WXQtklSDPMpMsO1zsayM-inATVGwnmDWp-k3qF1fG9uTFc
酸、甜食品與高頻音符相配,苦味則與低頻音節更合拍
那,某人說聲音很甜,大概是指高音,那麼另一人說聲音很酸,也是指高音,呃...
還記得foobar否?
老音響迷還記得當年眾人都用foobar吧?如今,你覺得那個介面如何?根本就史前時代產物吧...當年眾人卻都用的很高興,也不過幾年前而已,如今回想,不會覺得很荒謬嗎?那麼爛的介面...明明就有個介面好萬倍的iTunes老早就普及了...
顯然音響迷對爛東西的忍受能力很高啊...
這些年iPhone台灣市佔率一直不低,用慣了iPhone應該就懂何謂好UI;怪的是,明明一堆人用iPhone,卻還堅持用Windows PC...不覺得那UI根本就在開玩笑嗎?習之於人大矣...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好錄音經過“好聽”的音響唱,會怎樣?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哪來的信心與毅力搞那複雜的DIY...
有沒有接過電話鼓吹你買未上市股票?或許你知道,那是詐騙,too good to be true;同樣,若有人鼓吹你啥音響招數超便宜,聲音超好,你最好想想,鼓吹者得到啥?好心分享?而且也不負責任是吧?你可以換個方式想,這麼好的招數,為何沒有商品出現?如果是個很新的點子,商品可能還沒出現;如果是個老點子,十之八九是有些不太對勁之處...
噢,還有,如果你實在對電子軟硬體外行,你真的要搞DIY?因為太窮是嗎?還是因為不想讓人賺?反正時間很多是嗎?反正不怕麻煩是嗎?還是你真的認為你搞出來的絕對比商品好?你不是外行嗎?我覺得最怪的是,簡單的DIY就罷了,搞那些非常複雜而且拆成超多件的,到底是那來的信心與毅力啊...
最後,如同美食,某人說好,你得先想想這人的品味如何...好啦,我知道年輕人白紙一張...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音像
說到音像啊...各位音響迷覺得最大的毛病何在?位置不準?這時代數位音樂不會有這種問題啦~一定就在音場中某個位置,每次放都一樣,用那套音響都一樣;
最常見的問題是,有些音響迷會說的,人聲空洞;通常人聲都在正中,這位置不會錯,只是有些聽來就覺得,怎麼不太像真人,往往是太虛了,沒喉音,薄薄的,偏鼻音,於是有些音響迷就說人聲空洞...其實是中頻下段太弱;這樣的聲音讓人覺得不實在,也就不會覺得凝聚,感覺虛虛的,有氣無力般;
為何如此?喇叭往前移,或是人往前移,就會聽到那人聲有些變化對吧?這下你就理解,就是空間回音造成~怎麼解決?當然是DRC啊~看這邊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RC/
為何一定要用DRC?不能單移動位置搞定?你可以移看看啊~就會發現怎麼移都會有些不對勁,除非喇叭貼在耳上,也就是耳機,就能搞定,沒回音囉~
任它地獄人滿為患
有人說要來聽DRC效果,因為朋友不相信...
我說,不相信的別來,浪費彼此時間;不管有沒有看過我寫的說明,沒聽過還敢說啥不相信,顯然根本就不是有科學頭腦的人,顯然就是已經站定立場的,我可是在做生意啊~又不是地藏菩薩要普渡眾生,我管你們所在的地獄空不空,都不關我的事。
HDMI線能拿來亂用嗎?
各位音響迷知道TMDS這種訊號形式嗎?這是HDMI線內的訊號,差動式,也就是二條線相位一正一反,類似類比的XLR訊號線;幹嘛用這種形式?抗雜訊啊~外界電磁干擾會同時出現在二條線上,取二條線的相對電壓就能無視於雜訊;雖然如此,HDMI拉長了,還是不太穩定,導致電視畫面鎖不住。
類似的,USB也是如此,二條線一正一反,Ethernet也是如此,數位高頻訊號要長距離傳輸就是得用這招,頻率越高,也就越需要這招,而且也越拉不長。
請先搞懂這點,別拿來亂搞,好嗎?別冒出一堆雜訊來才一頭霧水...電子電路軟硬體不懂就乖乖花錢買成品;古早類比音響可以亂玩,24MHz的數位訊號哪能這樣搞...
噢,還有,HDMI線的阻抗是多少你知道嗎?阻抗不匹配會如何你知道嗎?
專線拉到電廠去就能不限電?
為何興達電廠跳電,台北卻要限電勒?
如果你拉了一條專線到大潭電廠去,這條線會不會被限電?還是會啊?為何?
電的速度近光速,台灣才幾百公里長,興達電廠沒力了,整個電網都一起沒力...
試問,你家那只拉到配線箱的所謂專線到底是專在哪?整個電網上的雜訊難道不會進入你那所謂的專線?乖乖用隔離變壓器濾雜訊啦...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IT/
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這角色各位應該知道,現實中的你我當然遠不到那程度,不過,音樂聽多了,小說、戲劇看了幾十年,要再碰到眼前一亮的狀況真的不多...久了也就疲乏了,接觸新的動機也就不強...
台灣的音響迷活躍者大概一百人吧...各位總是會看到那些人三不五時、甚至每週都在換音響組件,這麼換了至少二十年,耳界應該超級高了吧?怎麼還是能繼續換下去了勒...不可能這世上有無窮無盡的好還會更好的音響存在吧...況且價格vs聲音多少有點相關性,照說該是越花越多,除非財力無窮,否則也不可能一直換下去吧...這到底怎麼回事勒...
這般換法,眼前、當下這套的聲音,真的會很好嗎?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鶯歌貓窩展示間,怎麼擺?
首先,這種四方形空間的最大麻煩是駐波,駐波頻率、節點與波腹分布由空間尺寸決定,駐波就是這空間的自然響應,就像你拿個方形板子敲,在面上不管那個點,聽到的聲音都差不多;喇叭位置,就是敲的那個點,影響不大,振幅與分布會有些變化而已,頻率沒啥變動。因此,最重要的是聆聽位置!這位置決定較低頻段的大致響應。
那,該挑啥位置算好勒?你只要測過就知道,不管啥位置看來都很爛...都是大凹大凸...怎麼辦?貓窩提出個重點,別浪費你的喇叭低頻能力下限!例如我這對ATC SCM40規格48Hz/-6dB,若挑的聆聽位置在48Hz響應大凹!那,就多花錢買那最低一截...用SCM7也可,哈...細節看這篇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4&t=6778&start=0
那,怎麼挑定位置避開這問題?你可以跑程式模擬之,但,喇叭的低頻下限其實標示的往往...還是實測比較實在,不過ATC嘛,總是偏保守,實際都很低啊~
吉他外觀最重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17387443092471&set=a.210425550455327
仍然會因為:「哇!這把吉他太棒了!」而去擁有它。
忘記了那個「太棒了」的驚嘆,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它的外貌!!!
是的。
吉他跟女性一樣:你是會被她的外貌吸引,而忘記了那一些要長久相處在一起的更本質的條件的。這一點,很糟糕。
我相信 收藏吉他的朋友,應該都會有這種經驗的。
很糟糕。
但是,也不完全那麼令人心灰意冷,傷心絕望。
因為,吉他的外表:它的整個樣貌的呈現,本來就是很重要的。
吉他手們很早就發現了:因為對著表演吉他音樂的時候,觀眾的目光至少有一半是焦距在那一把他手中,懷中的吉他上的。所以,在挑選吉他的時候,選擇一把令自己會覺得很振奮,很優雅,甚至很驕傲的琴,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說,喇叭外觀一定要適合居家空間,前面的機器嘛,藏起來就好,誰會去看那些機器啊...喇叭卻是一定會看見
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用光纖隔離?
貓窩有個停產的UI1--USB隔離器,用來避免電腦的雜訊串到DAC去;UI1內部是以磁場傳遞數位訊號,如此則二端的電路就不用直接導通,避免地線波動;類似的招數是貓窩已經賣完的TC1--類比訊號線隔離器,也是用磁場傳遞,內部是個變壓器,用來隔開DAC與擴大機;這類隔離器還有個做法是用電容傳遞數位訊號,也可以用光電轉換,例如solid state relay;不管那一招都是讓二端電路沒有直流接通。
那麼,用S/PDIF光纖是否也有同樣效果?沒錯,也可以,光纖確實能避開前端的地線雜訊;其實同軸電纜也可以,照說接收端也該有個變壓器,這也就不會讓地線導通;
不過,要知道,S/PDIF傳遞的不止數位訊號,還有clock;精準說,接收端會由傳來的數位訊號去產生clock;那麼,前端clock的jitter,當然也會在接收端出現;如果前端設備的地線很髒,那麼clock一定jitter也高,接收端產生的jitter當然也就高囉~所以,如果你想用這招避開前端設備的髒地線,哈~未竟全功啊~而且後端是不停的調整頻率試著追隨前端的頻率,這調整過程當然也會產生jitter啊~所以說,用了S/PDIF聲音一定會糊啊...
音響迷相輕?
之前問過眾音響迷,手上用的音響與常往來的同好用的,是否有相同款式?幾乎沒有...為何?我猜原因之一是:不相信他人的耳朵,精準點說,判斷力。
為何?我猜,該是因為他人的音響系統無法說服你啊~是吧?
接頭的電阻很重要?
老頭音響迷或許會記得當年搞DIY的人會去換“射極電阻”...
電路上常會這般刻意加電阻,當然,有其必要,有其優點;
我說,你還要在意那種0.001 ohm的差異嗎?三不五時酒精拿出來洗洗接點比較實際...
Reflections of my life -- The Marmalade
世上少有如音樂這般能在數十年後再來一次的幸福事吧...
https://youtu.be/xTeI65yrhGw
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年輕人別想太多...
貓窩DRC近百顧客中,九成都只測過一次,從此音響就不動啦~喇叭沒動,空間沒動,聆聽位置沒動;那一成再測過的,大半都是因為加了超低音;只有極少數是換喇叭、換空間、動大家具。
所以我說,年輕人啊,別想望著未來無限的可能,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沒變啊...活在當下就好,人生之路很長,但,完全無法預期...2020年就是個好例子;眼前有多少錢可動用,就買下合適的音響,就這樣,專心聽音樂;現在別想啥未來的彈性...不實際;或許哪天你發了,那到時當然是全都換掉啊~彈性?幹嘛?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憑啥說哪個數位介面好?
老音響迷都說S/PDIF用同軸線比用光纖好,我老是說光纖比同軸線好,而且用USB更好;哪個對?
先別管那個對,你,有沒有比較過?認真的,各式各樣的音樂都比較過,有嗎?若無,若你只是自己用就罷了,若還拿出來講,堅持某一招才好,是在幹嘛?當人家的打手?幫忙散佈錯誤訊息?
另一方面,既然你沒認真比過,又何必懷疑、遲疑他人有技術論據的觀點?憑啥?憑上師之言?
杜普蕾
https://www.facebook.com/ldwksl/photos/a.271511042949186/3017338791699717/
1959年,十四歲的她初次登台,在這初登場的音樂會中所演奏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震撼了樂界,從沒有人能想到原本抑鬱悲傷的樂曲竟然可以用熱情與激昂的詮釋衝破一切陰霾。杜普蕾用前人從未嘗試過的詮釋方法演奏這首協奏曲,她裂解了艾爾加作品中常見的古典結構,同時也放大了樂曲中的所有情緒,讓壓抑與悲情最終獲得釋放與昇華。
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
黃韻玲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long-interview-02?fbclid=IwAR0oNf2QJFi4pJJumJ8q_jeFmpHc1wQceZqGjg_kIi3StLBcJYzMAFenNiM
比我大十歲的舅舅,搬家時要把他的黑膠唱片丟掉,媽媽覺得太浪費了,就叫我把每一張唱片都聽過,而且聽完還要寫報告。在那個唱片堆裡面,有 ABBA、有 The Carpenters、有 The Beatles,我簡直就陷到裡面去。
那時候的我應該是小學三、四年級,很好奇的那些和弦怎麼跟〈葡萄成熟時〉不一樣?怎麼跟〈海誓山盟〉不一樣?太奇妙了!我以前會看《群星會》,也看《翠笛銀箏》。同時,又在兒童合唱團唱聖歌、世界各國民謠、藝術歌曲。
奇妙的是,我還有一個住在日本的伯父,他很愛音樂,每個禮拜都會把 NHK 排行榜寄給我爸,可是我爸只聽演歌,不聽伯父寄來的那些,所以就跟我說:「這給你聽,聽完再跟我講好不好聽。」於是我在裡面發現了山口百惠、野口五郎、澤田研二等等。
很便宜的超低音...
大喇叭很貴,這貴是貴在哪裡?以購買者的觀點,貴在低頻,買大喇叭就是為了較線性的低頻,也就是說,低頻很貴;
為何?因為人耳對低頻很不敏感,只有中頻的1/10,反過來說就是要發出十倍於中頻的音量,人耳才覺得同樣大聲,所以低音喇叭必須非常大隻,貴。
那麼頻率更低的超低音呢?當然也不會便宜,太便宜的不如別用吧...
來台南貓窩聽聽Rythmik FV12吧。
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
連PC相關產品的規格也沒啥參考價值...
剛搬到鶯歌透天屋,得增加隻WiFi AP,這時代要買AP難,router比較容易,順便也就挑最新的WiFi 6;品牌嘛,當年的網路通訊最大名牌D的最便宜機種就好,四隻天線,對我而言很夠用了;這種東西規格明確的我向來線上買,免出門,而且一天就到,比自己跑一趟還划算。
在一樓設定好後,直接抓到四樓書房去,呃...不動...我的USB轉Ethernet跑起來好的很勒...搞啥啊...插到三樓,會動,但很不穩...爛...退貨!
再換D牌二倍價的,六隻天線,呃...四樓還是不動...三樓會動,但四樓WiFi收不到...這沒屁用啊...搞啥啊...查了查線,四樓的插座有二條線反了,當初水電一定沒測...改好,還是不動...沒力...再退貨...
看音響內部照片吧~
各位音響迷,有那隻音響是聲音很好,但小小的,或是內部空蕩蕩的?
我所謂的好,是由最簡單的清唱到最複雜的交響樂、電子樂、大動態都唱的好,一切都清晰無比、歷歷在目、暴起暴落、不吵不亂那種等級。
看內部照片就知道能到啥等級啦...物理定律就是如此,眼前技術就到如此,除非有啥外星科技啦~
噢,請對同溫層要有自覺...這同溫層可能只有幾十人而已...抬起頭,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DRC Luxury?DRC Spicy?
資訊爆炸戰法
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article?id=R2Mo65zY4QZ3Vn62WVqEdNAa98jGBO&fbclid=IwAR2bzfI3XqD-EIIbwCg2k5qYKpbTkM_uUa1YNyEwtuwDgndq9Lmy9it6CKg
无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商业竞争,甚至是战争,所有的博弈,本质上都是信息博弈。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博弈最重要的手段,不是控制信息,因为控制不住了,而是把信息搞乱。
嘿嘿嘿...音響業者放很多奇奇怪怪各式各樣的神話、鬼話是否也是這道理勒?灌一堆垃圾訊息,真正的訊息就被淹沒了...於是就會被人說是神壇了...
Gundam逆襲のシャア
真心期望這音樂不會套用在台灣,但倘若事到臨頭,我們也只能全力以赴了!
聽過這個想到很久沒聽這張配樂了,挖出CD來,如今以DAC2.2聽來細節比之前多很多,該還有些部分是因為目前用的DRC校正檔是以ADC1測量的。
整體而言,這張的製作不能算好,但1988年應該還是類比錄音/混音為主,那個時代交響樂團的唱片製作也差不多就是這種水準,透明度不佳,樂團都擺得遠遠的,就算聽當年Telac的唱片,以如今觀點來說也是透明度不佳,和近幾年DG的比起來就遜色很多了。
這張擺在音場近處的一些非交響樂團樂器就清晰很多,開場曲一開始那金屬敲擊樂器我未曾預期竟是那麼真實!傳真之路真是無止境啊...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為何箱內要貼銅箔?
我這邊在山上,居高臨下,常見到盆地裡落雷,若落雷比較近,就會聽見我的傳統PSTN電話先叫一聲!電話線感應到強電場冒出個突波啦!
以前貓窩的產品都用壓克力箱,而且,裡面要貼銅箔,那麼累幹嘛?
各位音響迷,有沒有想過,為何一般音響都用金屬箱,幹嘛?很簡單,國中學過的,用來屏蔽外界電磁場,以免干擾內部電路;可以想想,放大二十倍的擴大機,如果沒屏蔽外界電磁場,那麼外面的雜訊,例如,雷擊的突波,就會被放大二十倍!就算沒雷擊,也有手機的訊號、WiFi、交流電源的60Hz...這些都會被放大啊...可以想見最後會有多髒...當然啦,屏蔽層要效果好,必須要接地!前陣子提過,顧客要評估喇叭,找我去弄DRC,聲音就是不滿意,最後發現TC1沒接地!二百萬的系統啊...不過TC1那麼小小一個盒子屏蔽失效就完蛋...所以說,接地很重要啊...所以說,貓窩的機器和線都有一堆接地啊...
因爲實在拉太多線,很煩,所以這兩天搞了這個出來,
幾年前就有想過做一個出來,但要長怎樣才好勒...於是就拖到現在...克難弄一個出來,不太好...會沾灰塵,最好還是做個盒子,藏在盒內,需要接線時拆開來。
噢,想到當初DAC2剛改re-clocking測試那天正好午後雷陣雨,還沒蓋上蓋子,落雷!clock偏移,資料讀錯了,聲音全都變雜音!
批判性思維
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article?id=Ozpeyw8lG6QaXk7aEXRd1ZoA75NLBb&fbclid=IwAR3GaiH21cpfesZ1B0qIBdwef4LfzcVjr3Ehj0nN6C-e-DmhfWDcXSrq5aU
第一,原理不重要,更多角度的知识才重要。这就相当于语法和单词量的关系,想学好一门语言,缺一不可。
第二,不是让你不犯错,关键是能及时地纠错。这个大自然运行了几十亿年的程序,到现在为止,效果还不错。
第三,批判性思维,不能给你确定的结果,而是能对事情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成功的人,总是这样,对大概率的事持续下注。
只是啊...多數人只想拜個上師,就不需要用腦囉...
合理的推理?
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article?id=oWZdeMxN5Y4DJl3l3VjB62zrR8OblQ&fbclid=IwAR3TovZRWnjVJD-qACac_WFVyvRgBFhIOPNrWWvukLsywQqc_dCfyIndw5A
太平洋西南部有一个小国瓦努阿图,是一个群岛国家。二战时,美军曾经在其中一个小岛上驻扎,打完仗以后美军就撤离了,但小岛上却从此出现了一种新民俗。
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a岛上的土著居民们就会在身上用红色颜料写上USA的字样,然后扛起木棍做成的假枪,郑重其事地在岛上列队行军。这些岛民还用木头做了一些奇怪的眼镜戴在脸上,盯着树叶翻来覆去地看,还用木头和干草做了一架假飞机当作图腾。
一开始,学者对这种奇怪的民俗很不解。深入了解以后发现,原来这些岛民在当年驻扎的美军那里看到:美军士兵平时从来不打猎,也不采集,仅仅把一个奇怪的东西戴到脸上(眼镜),然后不停地翻阅一些白色的薄片(作战文件),天空中就会出现一些钢铁巨鸟(美军运输机),源源不断地送来生活物资。还有一些像山一样高的钢铁巨船(美军运输船),带来更多岛民见都没见过的东西。
所以土著居民认为,钢铁巨鸟和巨船都是神明,而美军士兵戴眼镜、翻阅文件等行为其实是在向神明祈祷,祈求神明赐予他们物资。岛民们便也效仿这种“祈祷”,希望也能像美军士兵那样得到源源不断的“神赐”礼物。
這真是妙翻了~
換成音響迷的觀點,某隻DAC用的某家的IC,聲音偏薄,音響迷記下來...另一隻DAC也用那家的IC,也是偏薄,音響迷記下來...如此數回,於是音響迷就認為某家的IC聲音就是偏薄...
稍等,那幾家都是同一國家的,這幾個品牌不管是哪種機器,都是偏薄啊~關DAC IC啥事?音響迷不是很愛說音響的聲音都是業者刻意挑選零件條出來的聲音?何以見得是因為那顆IC,而不是因為其他部分?
主觀的技術/科學?
音響迷很愛說,某種/類的XX就是如何如何...試問,這是個主觀感受問題?還是個技術/科學問題?
只要那種或類是個技術/科學詞,絕大多數都該是個技術/科學問題;那麼,後面那些如何如何,憑的是?技術/科學?還是主觀?
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你的劇院音響唱加勒比海盜唱得好嗎?
前陣子顧客來聽超低音,聽這曲後說自嘆弗如...並不是指Rythmik F12的威力強大,而是ATC SCM40唱起這電影配樂比他的劇院專用音響好太多啊...
試問,劇院音響最重要的是?JBL的電影院系統要求只有一點,音壓!對,就是大聲!不夠大聲如何震撼?不震撼看這種影片那裡會過癮勒?電影的效果裡,聲音佔一半啊...喔,ATC原廠規格明白寫著最大音壓112dB!別流口水...那得要501W的擴大機!
好啦,過來汐止貓窩聽聽ATC SCM40加上Rythmik F12超低音唱配樂能到啥程度吧~
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哪吒 -- 笑琴
https://soundcloud.com/muti/chill-qin-nalakuvara?ref=facebook&fbclid=IwAR1PffitAqBCkRSdqepGRsEegW5xL-kIS05wFY2LfaWzA7DQ8ua4cvGKH3A
束手無策...還是,束手就擒?
剛才覺得喇叭聲音左邊似乎弱了點,不清楚,轉一轉接線端,似乎也沒鬆,但,聲音就對了,呃..而在這之前,我才剛測量impulse response,看不出有啥不對...
這故事告訴我們啥呢?
- 音響有些事是科學不能解釋的...是嗎?
- 還是,為何impulse response看不出來?有什麼方式可以測出這種毛病呢?
如果你是前者,再來只好去買綠色乖乖了...束手無策...我說,根本就是束手就擒吧...
如果牛頓抱持著這想法,也就不會發現三大運動定律了,發現,而不是發明,自然的規律本就存在,人們不過是以科學方法歸納、推論、演繹而已;科學的疆界永遠都在拓展之中,由有科學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