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週日下午二點來龍潭貓窩聽音樂吧,就這二張,只聊音樂,要談音響會後再談。
只有三座椅二板凳,請先報名。貓窩在高原交流道、小人國旁。
@live原本是電影院,空間很大,還有二樓,喇叭當然也就不小,喇叭前的音壓可想而知,於是,我的雙耳的高音聽力就不一致了⋯
身處那麼大的喇叭前,放的還是電子舞曲,一堆低頻,皮膚會感受到音波嗎?完全沒有~
醒獅團的鼓才真的能讓胸口共振勒~
樂迷 vs 音響迷辨認法
聽見精彩的音樂會興奮 vs 看見很貴的音響會興奮
看多了就知道,價格啊⋯和聲音好壞沒啥關係⋯
價格高到那種程度,全球賣不了幾隻,根本賺不到多少錢;而且高價顧客都很清楚,這種價格帶,哪有不能砍價的?當然砍啊!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5720?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fbclid=IwAR0CRbmkB8MkmvYxIMWgxfpdNTwEF2oATysj6pRa-lqES7XmNa5xuSQszOM
〈美麗的梭羅河〉是一首格朗章歌曲,由印尼名作曲家葛桑 (Gesang Martohatono)創作。歌詞描述家鄉的一條大河──梭羅河風光、源源不絕的河水,以及商船穿梭在梭羅河上。葛桑於1940年創作這首歌曲,當時年僅23歲,前後花了6個月的時間編曲填詞。
…
至於格郎章曲風,是何種音樂風格呢?據說,起初受葡萄牙法朵(Fado)音樂影響,隨著時間演變,走向本土化。根據紀錄,約在16世紀初,法朵歌曲開始在印尼流傳,當時由葡萄牙水手,以及來自馬魯古等地的奴隸傳唱。
真正形成格朗章音樂的時間則到1880年後,即19世紀末期。當時,除受葡萄牙影響,格朗章音樂還汲取夏威夷曲風,故有使用烏克麗麗伴奏習慣。最初在巴達維亞郊外處督古村(Kampung Tugu或Kampoeng Toegoe),即現今雅加達北部流傳,再慢慢傳入到爪哇島其他地區,並和當地音樂、曲風融合。不同時期,格朗章音樂的呈現,以及風格有些差異。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0kGg2l?fbclid=IwAR1hzFwi5mn4AFSqtjMbcAU-d5POMsuiEyJco2JBN_aOooY65-mfvOiqFtY
隨著唱片世界崩毀的,還有唱片行與店員。賭注與投資,不只在買家,也在賣家。面對客人,賣家必須具備相當的知識,能介紹曲目更能介紹演出者。如何讓入門聽眾買到合適錄音,這其實比想像中困難。與其說賣家要建立權威,不如說要建立信任感,讓買家感覺每賭必贏、投資必賺,才會從生客變成熟客。這雖然是為唱片行建立固定財源,也是—應該說,更重要的是—展現賣家的音樂素養與鑑賞美學,讓唱片行成為值得花時間流連駐足之地,初聽者學習的場所。
這廣告連歌詞都改了!還Michael自己唱!到底花多少錢啊!
有人在說有個產品名稱就是某歌星的某食品滯銷⋯如果不是該歌星自己的產品,而是廣告,那⋯
吃掉多少成本?每包食品要分攤多少?這東西如可樂般暢銷嗎?顯然不是⋯
價格能拉很高嗎?食品耶~難喔~
可以想見,價格不高,成本又被排擠,真正用在食品的成本必然偏低⋯很多⋯難怪⋯
之前笑說bi-wire根本就是自找麻煩,根本沒幾人花的起多買一對喇叭線,還得搞跳線更累⋯
Bi-amp?汝晉惠帝耶?線都買不起了,還多一隻擴大機?別鬧了⋯
喔,你知道那二隻的gain必須相同嗎?
常看不懂音響迷到底要知道啥,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儒子不可教也。",
某品牌的產品,同一系列,貴的,一定比便宜的好,這需要問嗎?到底是要問啥?
是要問值不值得嗎?如果該品牌會出不值得的產品,你還敢買這家的?
好啦,我當然知道,有些人就是要如電視上的談話節目般,一個題材,一堆人輪番上陣講幾個小時⋯這種節目如今只有老人家在看吧⋯
來,寶傑,你的看法?
未來音樂主流會不會是mono?因為⋯絕大多數人都用手機的喇叭唱⋯根本就不需要stereo⋯
反過來問,stereo怎麼出現的?該想想,當年一隻音響多少錢?天價啊!買者非富即貴啊~他們當然花得起錢多買stereo;
現在人們用免費手機,聽Youtube上的免費音樂⋯音樂人天天哭說分到的錢太少⋯這難免會壓縮音樂製作成本吧⋯說不定真的搞成mono喔⋯雖然說混音還是少不了,只是簡單一點。不用花時間搞音場。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835175710009247&id=100005505068247
1959 年 The Ventures 在 Don Wilson 母親旗下唱片公司「Blue Horizon」錄製第一張單曲時的鼓手「George Babbitt」。在《投機者樂團:愛的鼓勵》中亦有出現他的名字在七吋單曲圓標上。
The Ventures 錄製完第一張單曲之後,隨即四處接洽俱樂部尋找演出機會。George Babbitt 卻因為年僅 17 歲,無法進入演出場地,被迫離團,改而從軍,未能參與錄製後來名聲大噪的《Walk,Don't Run》
有沒有CD製造廠不敢保證成品資料都完全正確?
有沒有光碟機廠不敢保證讀出來的資料都完全正確?
你的目的是聽CD裡的音樂?還是必須用CD player這種形式的機器聽音樂?甚至該問,你是要聽音樂吧?不是必須用CD player聽音樂吧?
CPU吃得重,偶爾系統很忙時就會斷訊,聽來像是雜音;當初最低是256,就是以2009的Mac實驗而來,如今Mac強太多,就能壓低。
各位可以換版本啦~不過OS要10.12以上喔~
音響迷最愛做的是就是比較吧⋯
例如說比較CD與線上音樂聽來差異,稍等,有沒有想過這二者是否同一版本?抓下來比較資料立刻就知道。
如果不同,比個屁?根本就比較mastering差異啊⋯那,你就說是比較mastering啊?怎麼會說是比較CD與線上音樂?
如果相同,比個屁?根本就等於比較二個訊號路徑與DAC差異吧?那,你就說是比較訊號路徑與DAC差異啊?怎麼會說是比較CD與線上音樂?
大腦很好,請多用⋯
https://www.facebook.com/john.barthelette/posts/10109054261374481
https://youtu.be/FV-L5sg6yMI基督徒2000年前的中心在於希臘語言的世界裡,所以剛開始的彌撒是100%希臘文
後來,基督教變成了東正教跟天主教,東正教是希臘語/敘利亞語,等,當地的語言,然後天主教是拉丁文,然後久而久之,西歐基督教的彌撒語言慢慢地轉為拉丁文,更後來(80年前)就變成了每個國家當地語言
但是!每次上教堂參與彌撒,還是有一個部分一樣是2000年前的希臘語:「Kyrie, eléison」
其實這個部分只是兩句話的希臘語,一個是Kyrie, eléison(Lord, have mercy),另外一個是Christe eléison(Christ, have mercy)
為了買音響,你在internet上四處看,有沒有想過,那些非業者評價的觀點,是否與你相同?
他們如同你是因為愛音樂所以要買音響?不見得喔~
就像你買車是為了交通,有些人買車卻是在飆、改,需求不同,觀點當然南轅北轍⋯玩車者的建議,能聽嗎?
請先看清楚,到底那些談論音響的是樂迷?還是玩音響不聽音樂的?
https://youtu.be/sLTP-iCdJCY
說穿了,還是基本物理原理,
實際上,二音路該算是縮水版,三音路比較合理,下面還有一音路交給主動式超低音。
龍潭貓窩展示間剛搞定,聽了幾天,不滿意⋯懷疑接地不良,拉條線去接在水表旁的水管上,搞定!否則吵的受不了哪⋯
於是,殘殘打了三根地棒,第一根60cm,輕鬆入土;再買二根,想說買長些,90cm吧,第二根敲到剩25cm,下不去⋯拔不出,呃⋯好吧,就這樣⋯第三根,20cm就中石頭之類的,移位,又中,再移,還是中,再移,終於⋯再來,灌水啊~洗菜、洗碗水都倒⋯我這邊土面原本就濕潤,會長小草,狀況應該不差。
接進配線箱時又研究了一下原本怎麼接的,很怪⋯
音響迷很愛說,搞了XXX有大改善!搞了YYY有大改善!搞了ZZZ有大改善!搞了AAA有大改善!搞了BBB有大改善!⋯
未免也講太多次了⋯合計該不會也超過100%吧⋯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10842?fbclid=IwAR3t_GBILWz7A2hN0bgapFXBasJqN6cTuOaUqEQYXfEwmdhK3IwyFNe-2QM
田鷸藉由向下俯衝以達到足以使外側尾羽發出聲音的時速40公里,並在俯衝的末尾以時速超過60公里發出最大的聲響,過程中,最外側的尾羽會伸展至近乎與身體垂直,以達到最大的震動效果。
最新的研究利用電子顯微鏡掃描了這根黑白鑲嵌的「發聲羽」,發現這根羽毛除了在顏色(其它尾羽皆有帶橘紅色)及造型(最外側尾羽極不對稱且羽軸根部彎曲)上特異於其它尾羽之外,在羽毛細部的羽小枝構造上也有獨特之處──這根羽毛除了橫斑之外,大致可從平行羽軸的方向分出淺色與深色兩個區域,而羽毛發聲主要是由淺色區的震動造成,這個區域的羽小枝缺少了一般飛行羽(翼羽和尾羽)都會有的倒鉤構造,使羽片更有利於震動
聽這真人版本會想著,喔~真厲害~那麼繞口的名字還能唱的出來⋯
反過來想,對電腦合成歌聲而言,根本就不是問題啊~若不是Vocaloid哪會有這神曲勒?
後面一堆改編也很妙⋯